【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
當傳統廟宇祈福儀式遇上數位科技,會擦出什麼火花?正值疫情發燒之際,位處屏東崇蘭昌黎殿暫停傳統的近身祭改儀式,但為滿足信眾祈福安心需求,廟方將文化儀式過程智慧科技化,並邀請義守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學系」老師張富茗,設計互動式投影虛擬改運儀式,提供信眾參拜祈福新選擇。
義大「數媒系」張富茗老師來自屏東,專長為動漫視覺創作,他與「財團法人蕭珍記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蕭永忠均對地方文化再造相當關切,合組團隊出錢出力;此次共同為昌黎殿研發互動式投影,取代傳統的祭改儀式,運用符號學概念,設計包括象徵避邪的「符咒」、代表道教的「太極」、書法家葉泉力書寫的「心想事成」等字樣,投影在牆面上,再融入鑽轎腳的儀式精隨,讓信眾在保持社交距離下,藉由數位科技加持,也能感到平安祝福。
張富茗老師致力於推動傳統藝術科技化與數位化,目前在「數媒系」教授《3D動畫分鏡與運鏡》、《媒體設計企劃》等課程,他曾多次運用AI概念,將傳統藝術轉化成科技語言與符號呈現,例如2019年的跨界藝術節,他應邀參與服裝設計師吳亮儀〈新東方超時創美學〉的創作展出,藉由數位影像再現東方神話故事,取材呂洞賓、媽祖等身上的服飾紋路,重新加以描繪藝術化,賦予動畫特效,創造有別以往服裝秀的吸睛亮點。
創建於民國17年的屏東崇蘭昌黎殿,以「大廟文化」為發展方向,邀請18位文化部登錄匠師,合力完成文化建廟的理想,也成為全國唯一納入文化部地方文化館的廟宇;蕭永忠董事長指出,「大廟文化」以地方學研究基礎,記錄大武山下的故事,突破傳統廟宇思維,廟內可見到魯凱族及排灣三寶等原民文化彩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