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新聞記者 王萓蓁/高雄報導】2025高雄文資月29日在大樹鳳梨工場隆重登場,適逢臺灣鳳梨工場百年紀念,為活動增添歷史意義。今年文資月首度與高雄春天藝術節環境舞蹈系列合作,由希舞集聚舞蹈劇場帶來《封存の黃金年代》,透過舞蹈詮釋鳳梨工場的百年興衰。首場演出吸引200多位觀眾欣賞,現場更有多位日籍旅客共襄盛舉,在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黃飛鳳議員及各界代表的見證下,正式揭開這場為期五週、涵蓋超過50場活動的文化盛宴。
高雄市文化局副局長簡美玲在致詞時表示,鳳梨工場作為台灣唯一保存的日治時代鳳梨罐頭產業建築,見證了台灣產業現代化的歷程,並成為高雄大樹地區的重要象徵。自2018年修復開放以來,該場館積極推動在地文史、食農教育與觀光推廣,成為大樹地區文化活動的核心。因此,2025高雄文資月從此地起步,將於高雄各大文資場域策劃更多豐富的活動,邀請市民深入體驗不同場域的歷史文化。
黃飛鳳議員在致詞時提到,過去高雄曾被譽為「文化沙漠」,但如今已轉型為一座充滿文化氛圍的城市。她舉例指出,近期在大樹大坑寶興宮舉行的演出,展示了當地文化的震撼藝術張力。她誠摯邀請市民及遊客多來大樹,發掘這片土地的豐富文化資源。
希舞集聚舞蹈劇場演繹百年歷史 社會責任延續
希舞集聚舞蹈劇場團長江婕希表示,本團作為高雄新生代舞團,第三度獲選參與高雄春天藝術節的環境舞蹈系列。今年的全新作品《封存の黃金年代》選擇百年歷史的鳳梨工場為演出地點,透過環境舞蹈、歌唱、說書人表演及全新作曲,展現這座工廠從興起到變遷的歷史軌跡。演出中,朱郡儀、俞品彤、張雯婷、張微如、許鈺婷、賴思羽等舞蹈專業者帶來精湛的表演。
此外,希舞集聚舞蹈劇場也結合藝術陪伴計畫,與飛揚服務福利協會九曲堂站合作,讓偏鄉孩童參與這場演出,並共同實現他們的藝術夢想。江婕希團長特別感謝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菁霖文化基金會等各界支持,讓舞蹈成為促進社會實踐和在地連結的橋樑。
文資月精彩活動陸續登場 親子活動與文化體驗同步推進
文化局表示,今年的文資月將於高雄各大文資場館推出多場精彩活動,特別是為了兒童節所策劃的親子活動,包括鳳梨工場的「小小場長」體驗、哈瑪星的玩具市集及鹽埕老屋講座、鳳儀書院的食農探索活動等,讓家庭能夠深入體驗台灣豐富的歷史與文化。
今年的文資月活動不僅涵蓋歷史場域,還有眷村音樂、實境遊戲等多樣化內容。例如,4月13、19、20日的「眷村聽歌:港都金曲再現」活動,將帶來多位知名歌手的現場演唱,並搭配復古風的「搖擺眷村夜」與民謠音樂演出,邀請市民一同走進歷史,了解高雄的獨特文化。
此外,活動期間,市民可於參與的文資場館使用2025高雄文資月手冊中的優惠券,換取精美禮品或享受折扣,從咖啡包、胸章到明信片等多樣禮品,邀請市民在探索文資場域的同時,享受豐富的文化體驗。
欲了解更多詳情,請前往高雄文化資產網或關注文化高雄粉專,與我們一同慶祝高雄的百年文化歷程,並感受這座城市日益蓬勃的文化魅力。歡迎至高雄文化資產網https://heritage.kcg.gov.tw/Folder/2025KHheritage或關注文化高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khcculture。(相片來源/記者王萓蓁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