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新聞記者 王萓蓁/高雄 報導】高雄市議會今(10)日進行警消衛環部門質詢,市議員陳慧文針對市民健康、公共設施溝通及警政紀律等議題提出質詢。陳議員首先聚焦日益嚴峻的塑膠微粒污染問題,強調其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威脅,要求市府環保局、衛生局提出具體對策;隨後關切中崙地區消防設施設置衍生的溝通問題,呼籲市府負起責任;最後則針對近期發生的員警疑似吃案事件,要求警察局長嚴肅面對基層紀律問題。
塑膠微粒成隱形殺手 陳慧文籲市府正視健康風險
陳慧文議員指出,塑膠微粒污染已非單純的環保議題,更是攸關市民健康的重大挑戰。她引用國內外研究數據,說明塑膠微粒普遍存在於空氣、水源乃至食物鏈中,可能引發氧化壓力、DNA損傷,增加癌症風險,甚至與失智症患者腦部較高濃度的塑膠微粒有關聯。台灣癌症發生率居高不下,失智症人口亦逐年攀升,塑膠微粒的潛在影響不容忽視。
質詢中,陳議員透過現場互動,全場舉手,讓官員體認到一次性餐具、塑膠瓶罐等已是現代生活常態,市民無形中持續暴露於塑膠微粒風險下。她嚴肅表示:「我們不能只將減塑宣傳停留在『減碳』,更應強調它是『健康的隱形殺手』!」
為此,陳慧文議員具體要求:
* 環保局應提升環境監測能力至奈米級塑膠微粒,建立高雄市塑膠微粒排放來源資料庫,全面盤點工業區、港區、都市排水等污染熱區。同時,應參考國際標準,訂定更嚴格的水質與空氣監測標準,並擬定《高雄市塑膠微粒減量行動計畫》,設定明確的階段性減量目標(如2028年減量20%),建立透明回報機制。
* 衛生局應推動「高雄市民塑膠微粒暴露調查」,針對不同區域進行風險評估,並與醫療機構合作,將塑膠微粒檢測納入市民健康追蹤項目,定期公布統計結果,提升市民健康識能。
環保局長回應表示,訂定減塑目標計畫可行,將著手規劃;至於監測標準涉及中央權責,會與環境部研議統一規範。衛生局長則表示,目前已開始進行塑化劑檢測,未來將逐步建立食物鏈中塑膠微粒的檢驗標準與風險評估。
中崙搜救大隊設置惹議 陳慧文籲消防局主動溝通
針對中崙國中對面的消防預定地將改設「搜救大隊」,陳慧文議員指出,此舉並未消除當地居民對噪音、出勤頻率影響生活安寧的疑慮,許多壓力轉嫁至里長身上。她質疑,多數市民不了解搜救大隊與一般消防分隊的差異,消防局顯然未盡到事前溝通說明之責。
陳議員強調,現今民主治理,公共設施的設置不能再由公部門說了算,必須走入社區、積極溝通、取得信任。她要求消防局應主動舉辦說明會,向里民解釋清楚搜救大隊的勤務性質與影響評估,化解疑慮,而非將壓力丟給地方里長。
消防局長承諾,將依議員指示加強溝通,預計於4月15日由副局長帶隊親自前往與里長、里民進行詳細說明。
員警受理報案態度惹議 陳慧文促警察局長拉緊螺絲
最後,陳慧文議員引用媒體報導光電業者報案遭拒,以及自身處理過的岡山分局類似案件為例,質疑基層員警受理報案態度消極、甚至疑似吃案的問題,恐嚴重打擊警隊形象與民眾信任。她直言:「上面再怎麼認真,下面基層若頻頻扯後腿,整體表現就會被拉下來!」
陳議員要求警察局長必須正視此問題,加強內部教育訓練與督導,確保第一線員警能以同理心、積極態度受理民眾報案。
警察局長回應時坦承,相關個案中員警的處理確有不當之處,已對受理同仁、所長乃至分局長進行懲處。他強調,警方後續皆有依法偵辦、追查,並聲請羈押嫌犯,未來會持續要求同仁精進處理態度,即便工作繁重辛勞,也務必處理好每一起案件。(相片來源/陳慧文議員服務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