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新聞記者 王萓蓁/高雄 報導】市議員陳慧文於今日的議會質詢中向工務局局長提出質詢,內容涵蓋鳳山大東公園志工的權益與公園管理問題,過埤路二巷擋土牆的修繕進度,高雄市設立綠木資材廠與廢棄木材再利用的可能性,以及颱風後公園及道路的修繕進度。
大東公園志工貢獻卓著卻未獲應有重視
陳慧文議員首先將焦點放在鳳山區著名的大東公園,讚譽其為市民的「忘憂森林」與後花園。她強調,大東公園之所以能維持幅員遼闊卻雜草不生、垃圾不滿地的優良環境,除了市府的公務預算維護外,更有一群默默在背後協助承擔責任的志工,共同為公園的整潔與秩序打拼。這群志工組成了「守護大東公園協會」,由七十多歲的林南勝理事長領軍,他們每天早上巡邏公園,拍照回報各種問題,包括菸蒂、犬隻排泄物、流浪貓等,並盡力協助處理,無法處理的則會向上回報。
然而,陳議員語重心長地指出,這群無私奉獻的志工並非領公家機關薪資的人員,沒有績效獎金,也沒有考績。他們與公部門攜手合作,將大東公園打造成全國觀摩的模範。但令他們感到心寒的是,今年大東公園在環保局的評比中榮獲第二名,相關的宣傳卻都歸功於公務體系,對於這群默默付出的公園志工,卻連一句答謝都沒有。陳議員感嘆,這讓這些協助公園維護的志工們心裡感到相當傷心。
因此,陳慧文議員呼籲公部門應針對這些積極願意共同承擔公共事務的志工們,給予一些額外的鼓勵機制。她認為,唯有如此,才能讓志工們在作為公部門夥伴時,不會感到被邊緣化和不被重視。陳議員也轉述林南勝理事長反映,大東公園內存在遊民群聚、街友攻擊保全、寵物便溺無人制止、遊客吸菸、流浪貓隨意大小便等問題,但公部門似乎未予重視解決。林理事長更感覺公務局、社會局、警察局等單位在處理公園問題時互相推卸責任,一直沒有提出解決方案。
陳慧文議員擔憂,如果這群志工因為長期不被重視而選擇退場,將對大東公園的維護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甚至質疑大東公園是否還能繼續維持模範公園的美譽。她因此強烈要求工務局重新檢討與公園志工的合作制度,積極進行跨局處協調,針對志工協會提出的問題尋求解決方案。陳議員也建議應建立機制定期表揚公園志工的貢獻,以提升他們的向心力與被重視感。
工務局局長回應時表示,高雄市本來就有志工制度,新成立公園處後將重新檢討並健全志工制度,包括福利制度和表揚機制。局長承諾將責成公園處進行調整,並表示將整合環保局、警察局及公務局等單位進行跨局處合作,共同改善公園狀況。陳慧文議員則再次強調,志工們需要的是尊重,不希望他們的付出被視為可有可無。
持續追蹤過埤路二巷擋土牆修繕進度
接著,陳慧文議員持續追蹤過埤路二巷擋土牆的修繕進度。她詢問上次(3月25日)協調會後的決議,以及目前公務局掌握的狀況,包括施作單位、費用來源及拆除重建的處理方式。工務局局長說明,上次協調會已確定由國產署於四月底前籌措經費進行擋土牆建設。若國產署有經費但無能力施作,公務局將協調新工處或道工處協助,但經費仍由國產署負責。陳慧文議員強調,此事關乎民眾安全,將持續追蹤,並要求盡快改善現狀,避免因大雨或颱風造成損害和人員傷亡。
倡議設立綠木資材廠,推動廢棄木材再利用
針對去年多次颱風侵襲高雄所造成大量行道樹與公園樹木倒塌的問題,陳慧文議員對於這些木材大多被視為廢棄物並焚燒的做法表示惋惜。她認為,其中不乏珍貴木材,應將其視為城市的綠色資源。因此,陳議員提出是否有可能在高雄市設立綠木資材廠,以木質廢棄物為起點,導入循環經濟和生態教育機制,並與學校或民間合作,進行認養和相關政策推動,使廢棄物成為城市創造力的沃土。她更建議綠木資材廠的設立可納入工務局的淨零路徑推動。
工務局局長回應時說明,目前廢樹枝的去化方式包括堆肥、製作燃燒棒或作為裸露地的覆蓋物。對於議員提出的資源再利用方向,局長表示工務局也在朝此方向努力,考慮與學校合作研究SRF(固體再生燃料)的可能性,或進行廢木材的BOT或可行性研究,以達到淨零路徑並爭取碳費或碳權。陳慧文議員認為,建立綠木資材廠需要先有想法和起步,後續才能推動,並建議可與技職學校或國中小合作推動木工工作坊或社團,甚至提供給民眾DIY製作生活用品或作為社區營造材料。她也建議,若全市範圍太大,可先找一個行政區作為示範點。工務局局長表示,環保署已成立南區廢木材去化資料中心,工務局將提供木材參與該計畫,並同意研究在特定區域進行示範,認為是可行的方向。
關切颱風後公園及道路修繕進度
最後,陳慧文議員指出,颱風過後,許多樹木需要修剪、公園需要修復、道路需要重鋪,部分工程已延宕兩年。她列舉了包括杭州公園在內的多個地點,要求道工處和公園處盡快協助處理,以維護市民的生活品質和道路安全。(相片來源/陳慧文議員服務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