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宗武/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於14日舉辦「食在地、農安心」食農教育工作坊成果展,於屏東沿山公路185縣道上的銘泉生態休閒農場舉辦,邀集縣內食農教育示範場域休閒農場、學校及在地小農,結合音樂及野餐、手創等多樣活動,吸引超過800多位民眾前來了解食農教育推動、用行動支持「吃在地、吃當季、體驗教育、友善環境」的生活態度。
副縣長吳麗雪表示,食農教育就是一種體驗教育的過程,學習者經由與食物、飲食工作者、動植物、農民、自然環境和相關行動者互動之體驗過程,認識在地的農業、正確的飲食生活方式和其所形成的文化,以及農業和飲食方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而185農夫市集匯集臺24線及185縣道,在地小農、特色團隊與文化創意產品資源,以市集野餐音樂會的形態辦理,是希望集結好物產、重人情、地產地消、特色旅遊於一身,來呈現友善環境、友善農產的理念給民眾。185農夫市集於每月第二個星期六14:00~18:00在銘泉生態休閒農場辦理。
農業處表示,本次「食農教食工作坊」研習課程分別於屏東縣高樹鄉農會(屏北)、屏東縣萬巒地區農會(屏中)及屏東縣南州地區農會(屏南)辦理,使民眾更能瞭解食農教育之意涵,並落實生活習慣,改善民眾飲食觀念。課程中邀集「農業生產與環境」、「飲食健康與消費」、「飲食生活與文化」等 3 類專家及學者授課,更邀請屏東大路關國小、南州國小及四林國小等校長分享學校落實食農教育之成果,進而加強國人對屏東農業地產地消之概念,進而增強農村社區凝聚力。
除了專家學者的授課之外,本次計畫也於鴻旗有機休閒農場、銘泉生態休閒農場及蘭欣辣汗花果休閒農場等,屏北、屏中、屏南等三個休閒農場進行食農教育示範場域建置,邀請專家學者訪視紀錄,也為落實產地到餐桌概念,結合農事體驗與飲食教育,期待透過學習、參與與互動,關心食物來源、生產方式、農村與環境等農業教育,重新建立人與食物、人與土地的關係,了解自己吃的食物、培養選擇食材的能力,並且對農業生產者有更豐富、立體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