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維鈞/高雄報導】
工業園區常見的木棧板搖身一變!成為街頭創新兒童遊具。國立中山大學與高雄「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合作,舉辦「2020街頭玩童」活動,運用在地企業「瑞儀光電」致贈的廢棄木棧板,結合輪胎和繩網,在高雄市鹽埕區馬雅各公園打造4組創新兒童遊具,短短兩天內吸引逾8百人次體驗。
中山大學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宋世祥指出,「設計思考」課程師生發揮社會責任,響應「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對於高雄市區公園多為千遍一律的罐頭遊具,缺乏有足夠難度,回應的兒童成長不同階段身心發展的需求,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兒童在公園裡操作遊具的遊戲行為,透過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的經驗,發現兒童的需要。「這樣的體驗讓許多大學生憶起兒時遊玩時光,但緊接著他們得動手做出實品來」,宋世祥說,學生在一個月內學習遊具設計與木工,後來又花了一個月,將設計轉化成為實際可玩的4項遊具。其中3項遊具將會移至由中山大學所經營的旗津「技工舍」園區,歡迎家長們於明年初,帶著孩子們到園區體驗遊玩。
宋世祥表示,木棧板整體結構強度高,因此能夠製作出更為大型且堅固的作品,在安全的前提下,滿足孩子挑戰難度的期待。其中,「高枕無憂」採用了3D建模,設計了4個單元模組,不僅結合了彩色攀岩塊,讓孩子能夠充分施展肢體爬上爬下,還可以針對遊玩兒童的年齡與需要,調整難易程度。「天空中的秘密基地」則融合了廢棄木棧板與輪胎,讓孩子能夠攀爬之外,還能在結構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Go Go Jungle」體積雖最小,但在木棧板結構上結合了繩網與較高的階梯,讓孩童能在最小的空間內,獲得最大幅度的肢體伸展。「午茶之後」靈感來自起司(cheese),師生將整件遊具油漆成黃色,在作品相互垂直的兩個牆面上,裝上了抓攀把手,讓孩子能夠比賽誰才是攀爬王。
「中山大學生製作的遊具和罐頭遊具很不一樣!」現場有家長表示,一般公園裡的罐頭遊具限制很多,只能從樓梯爬上、溜滑梯溜下,孩子就是不斷重複這樣單一的遊戲過程,沒什麼挑戰性。這4款遊具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限制,都沒特別規定遊玩的路徑和方向,孩子可以自行挑戰,「如果這些遊具被搬去別的地方擺放,還會想要帶孩子去玩!」
本次「2020街頭玩童─鹽埕兒童街頭遊戲日暨2021鹽夏不夜埕企劃發表」活動獲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計劃、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鹽埕區港都里里長辦公室、瑞儀教育基金會等多個單位支持,一同與中山大學為打造友善創意的社區環境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