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林明佑/彰化 報導】好食好事基金會推動「食農創生計畫」邁入第3年,累積前兩年輔導經驗及成果,今年計畫首度跨出彰化,入選的8個團隊中,有6個團隊來自彰化,另外2團隊分別來自雲林及南投,基金會今(30)日於彰化縣永靖鄉頂新大樓舉行「第三屆食農創生計畫開訓典禮」,捐助人代表魏應充期勉計畫能促進地方食農產業發展,並將成功經驗複製到更多縣市。
頂新和德基金7年前捐助成立「好食好事基金會」,聚焦食農產業創新議題,並成立台灣首家以食農科技為主題的新創加速器,累計6屆協助55家團隊加速,目前計畫已邁入第7屆。為了將全國的加速器輔導經驗注入農村,基金會2022年首度在彰化推出「食農創生計畫」,累計2屆輔導12家團隊成長。
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先生盼藉由青年留鄉打拼,達到「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不僅促進在地食農產業發展,也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
好食好事基金會捐助人代表魏應充表示,基金會在推動全國性的加速器計畫時,觀察許多返鄉創業的青農也面臨發展瓶頸,因此推出食農創生計畫,透過業師群集思廣益來幫助他們,讓他們少走一點冤枉路。過去兩屆在彰化試點辦理有不錯的成效,今年也擴大輔導雲林、南投的團隊。
為帶動更多企業共同扶植青農,好食好事基金會今年也邀請壽米屋、蕈優生技、聯米國際及萬生生技等企業,以經費贊助、擔任業師、場地提供及活動串接等方式共同推動計畫。
今年推出的第三屆「食農創生計畫」計畫共有8團隊入選,其中可可沃莊園、九蝦行製蝦專門所、拾捲maki樹葡萄、長城食堂、阿瑋米香、鰻好生活等6家來自彰化;在農業部農村水保署南投分署牽線下,計畫今年也將首度輔導位於雲林的綠川青森及南投的湯瑪斯茶葉聯盟。
今年入選的八個團隊負責人有六位是二代接班,兩位來自青創聯盟,其中有人曾從事電子業或房仲業務,也有人從英國留學歸來。
像是位於永靖鄉的可可沃莊園,過去曾是豬舍,二代江家亨從英國返鄉,接手改造,將農舍轉型為觀光休閒農場,2023年投入可可樹栽種,並於2024轉型可可莊園,開放民眾體驗巧克力DIY等活動。
創立長城食堂的鐘元駿,是國宴主廚阿雄師的兒子,為了讓更多人嚐到父親的好手藝,電子產業出身的他,返鄉創業,將電子業專業結合父親40多年的總鋪師手藝,以彰化在地農特產品入菜,開發出獨具彰化特色的料理包產品。
另外,位於雲林的綠川青森則以獨特熱穿透技術,將竹筍等作物製成可長期保存的即時食材,負責人李星辰更曾獲十大傑出農民殊榮;南投的湯瑪斯茶葉聯盟則是由茶農組成的互助聯盟,目前已整合十多位茶農、製茶師,聯盟茶農時常會聚會討論各項合作機會,並且進行合作或調貨,以帶動地區共好。
好食好事「食農創生計畫」將於5月展開長達4個月的業師現地輔導,預計11月進行成果發表,也將提供8家團隊群眾募資、行銷曝光等資源,好食好事期盼透過計畫推動,為各青年農民團隊挹注資源,使其在市場、行銷資源、人力上添上成長翅膀,強化品牌與市場連結。